政府需將室內空氣質素納入分間單位(劏房)居住環境最低標準範圍

由健康空氣行動及醫護行者發表的聯合意見書

一、目的

健康空氣行動(下稱「CAN」)持續關注室內空氣質素,不少科學研究顯示,分間單位住戶長期居於空氣質素不合標準的空間,引致身心健康問題。有鑑於政府成立的「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擬於今年8月制定「劏房居住環境最低標準」,就居住面積、衞生、樓宇及消防安全等定立指標,以取締不合標準的劏房。CAN歡迎有關措施,並建議相關「標準」應包括室內空氣質素、通風系統、獨立廚廁等環境衞生相關的項目。而其他居於不適切居所的居民,亦應設在保障範圍內,以改善基層家庭的居住環境。

二、撮要

 

(一)劏房戶長期面對室內空氣污染

根據最新的《長遠房屋策略》,全港於2022年共有127,500個或4.8%住户被歸類為居於不適切私營房屋,當中四分之三屬俗稱「劏房」的分間單位。根據統計處數字,2021年全港有215,700居民居於 107,400個劏房單位內。

有研究顯示,居於分間單位住戶,過半的居住環境欠佳,包括室內過熱、太潮濕,空氣污染物超出世衞標準等,環境欠佳可損身心健康。而近年極端天氣更頻繁,如酷熱天氣等,均令劏房住戶的生活更困難。

(二)對小童、長者及病患的影響

人們平均每日有九成時間在私人或公共的室內空間,室內空氣污染往往比室外空氣污染,對人類的健康影響更大。而小童比成人更大程度受空氣污染影響,因為小童的呼吸密度比成人高,吸入更多空氣,但身體仍在成長階段,更為脆弱。室內空氣污染同樣對長者及有呼吸道敏感的人影響更大。

(三)就「劏房居住環境最低標準」之建議

 

  • 空氣質素需納入「劏房居住環境最低標準」;
  • 為劏房戶面對極端應對天氣提供備災知識;
  • 所有不適切居所居民應獲保障;
  • 修訂《空氣污染管制條例》加強監察所有室內空氣質素。

 

三、現況

 

(一)劏房戶室內空氣及環境污染

根據以下當份研究報告顯示,劏房戶普遍面對室內空氣質素差、炎熱及潮濕的環境污染問題。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居所應溫暖乾爽,溫度在18°C至21°C之間,相對濕度在40%至60%之間,以下兩份研究報告均超出上述標準。第三份研究報告亦指出,劏房環境內經空氣傳播的細菌含量非常高。

香港紅十字會在2023年收集的33戶劏房戶環境數據 [1],顯示過半住戶之室內氣溫平均高達30度,超過六成住戶之平均濕度達70%,室內太潮濕。所有住戶均有光線不足問題。至於空氣質素方面,近半住戶的二氧化碳濃度高,微細懸浮粒子(PM2.5)超出世界衛生組織標準4倍;而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則超標6倍。環境欠佳可損身心健康,引致情緒困擾、身體過敏、頭痛等。

香港嶺南大學科學教研組王沛欣副教授在2023年於20個深水埗區劏房單位內收集的環境數據顯示,平均溫度為25.5度,平均濕度為62.3%,而微細懸浮粒子(PM2.5)平均濃度為60.1微克/立方米,超出世界衛生組織標準4倍。

香港浸會大學「擁擠住宅環境中的空氣和衛生品質-以香港劏房單位為例」(2016)之研究報告 [2],以劏房戶為對象,成功收集了20份問卷調查和環境評估。在單位內收集到的主要細菌種類,被確定為藤黃微球菌和葡萄球菌,微生物計算與建築、居民和環境參數相關。由於細菌數高和衛生觀察較差,以了8個劏房單位內的床鋪和地板灰塵中,分析當中的內毒素、葡聚醣和過敏原分。在一些劏房單位中,空氣傳播的細菌總數以及灰塵中的內毒素和葡聚醣的含量非常高。

(二)極端天氣帶來健康風險

面對香港近年頻繁出現極端天氣,劏房戶也是受影響的群體。根據天文台記錄 [3]。2023年的酷熱天氣 [4] 日數、熱夜 [5] 數目及極端酷熱天氣 [6] 日數分別為54天、56天及4天,是有記錄以來其中一個最多、第二多及其中一個第五多。同年6月至8月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夏季,期間平均氣溫為破紀錄的29.7度,而秋季則錄到破紀錄雨量。

香港科技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的聯校團隊,合作研究香港極端天氣與建築環境,出現極端天氣事件的趨勢及影響 [7]。極端高溫和降雨將愈見頻繁和嚴重,甚至演變成新常態。科大數學系與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講座教授馮志雄教授表示,暴雨持續的破壞力強,洪水、水浸、山泥傾瀉都可能直接對市民安全及性命構成即時威脅。可見,社會各界有需要協助劏房戶為應對極端天氣狀況的做好準備,包括加強防災備災培訓、常備緊急避難用品等。

酷熱天氣除了引致氣溫上升,高溫下臭氧更易形成。臭氧是其中一種香港常見的空氣污染物,有機會引發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

(三)通風與廚廁分隔

為了符合《建築物(規劃)規例》 所訂的天然照明及通風規定,劏房戶的房間、浴室、廁所或廚房均須設置足夠面積的窗戶,若室內的浴室或廁所不能設置足夠面積的窗戶,便須另備在使用浴室或廁所時能啟動的人工照明系統及每小時換氣5次的機械通風設施, 並須以室外空氣來換氣。不過根據工聯會報告 [8],有些劏房因為設在住宅單位較內部位置,所以無法設置面對室外的窗戶;即使有窗,往往也是面對天井、後巷,打開後空氣不流通、甚至招致臭味、蟲鼠等衞生問題,住戶因而不敢開啟,有窗等於無窗。

(四)室內污染對身心的影響

室內污染對身心的影響具有重要的影響。根據研究,劏房戶常常面臨著空氣質量差、熱度和濕度污染等問題。劣質的室內空氣可能含有有害物質,如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甲醛、苯等,這些物質可能導致呼吸道疾病、過敏反應和其他健康問題。另外,高溫和濕度環境容易導致不適、脫水和疲勞感,對身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而且,研究還發現,劏房戶由於環境惡劣和居住條件不佳,可能經歷更高的壓力和心理健康問題,如焦慮、抑鬱和情緒困擾。因此,改善室內環境質量對於提升身心健康至關重要。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9] 向低收入劏房住戶發出問卷調查,以探討他們的身心健康狀況及基層醫療服務需要。研究發現受訪者的自評身心健康狀況較香港市民差,其中居住環境越差,受訪者的自評生理健康狀況越差。他們也比較容易生病,24%的人過去一個月有不適,可見居住環境對身心之影響。

(五)南韓、新西蘭最低住屋標準

根據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組 [10],南韓及新西蘭最低住屋標準,均將通風列為必然要求之一。

南韓於2004年立法制訂「最低居住標準」,並輔以大量房屋供應,令住屋質素顯著改善。新西蘭則於2019年制訂「健康住宅標準」,適用於私人出租房屋。兩者均有助了解「最低居住標準」的訂定範圍。

根據南韓官方統計調查,約有330萬個或23%的南韓家庭,於2000年居於質素偏低的房屋,主要體現於睡房數量不足,無法保障隱私;其次則為缺乏基本設施(如自來水、現代化廁所或排污系統)。為了回應與日俱增的公眾關注,南韓政府開始重視房屋質量,而非僅僅房屋數量。南韓政府於2000年首次引入「最低居住標準」作為指引,其中有關最基本的設施及房屋安全列明:「居所應具備基本的獨立設施(如私人廚房、抽水馬桶、沐浴及供水設施),亦應結構安全,並符合照明、通風、供暖及隔音等各方面環境標準」。在政策成效方面,最低住屋標準加上更充裕的房屋供應,明顯地改善了南韓的整體住屋質素。

新西蘭政府於2017年12月,制定《健康住房保障法》,訂明法定最低住屋標準。其中關於通風標準:「所有睡房、飯廳、客廳、休息室及廚房必須至少有一扇可開啟的門或窗通向室外,其合計面積必須至少相當於所在房間的5%樓面面積。廚房和浴室必須有與室外相連的機械式通風設備」。政策成效方面,新西蘭政府的原意是希望最低住屋標準可以務實而持久地執行,不會對業主或租客造成不合理的負擔。自2019年年中至今,最低住屋標準已實施4年多,租住房屋的質素有所改善。

(六)「世界人權宣言」適足居住權為基本人權

「世界人權宣言」已列明適足居住權為基本人權;根據經濟、社會及文化國際公約第11條之適足住房權,確認人人有權享受其本人及家屬所需之適當生活程度,包括適當之衣食住及不斷改善之生活環境。經社文委員會認為 [11],不應狹隘或限制性地解釋住房權利,譬如:把它視為僅是頭上有遮瓦的住處或把住宅完全視為一商品而已,而應該把它視為安全、和平和尊嚴地居住某處的權利。

就有關「劏房居住環境最低標準」,如果僅達最低基本安全,卻不考慮居住環境狹窄、缺乏獨立廚廁及房間、通風、採光的情況,空氣質素不達標等,並不符合適足住房權之基本人權,當局有責任保障劏房戶之適足住房權。

四、建議

 

    • 空氣質素需納入「劏房居住環境最低標準」
      現時當局提出「劏房居住環境最低標準」包括樓宇安全、消防及衞生要求、居住面積等;本會建議亦應就空氣質素納入範圍,相應措施包括廚廁分隔,廁所及廚房應設有獨立間隔;規定每戶均有可引入新鮮空氣和陽光的方法;包括但不限於窗戶或設有通風系統,如安裝抽氣扇或對流扇,爐頭需置於窗旁等,以減少空氣污染物積聚;
    • 應對極端天氣協助備災
      面對極端天氣不斷,如在酷熱天氣警告下,當局應加強支援劏房住戶,開放更多地方作為庇護中心,如延長社區客廳服務時間作為庇護中心,並增加劏房戶應對極端天氣的備災教育。另外,酷熱天氣下亦會形成臭氧,臭氧是其中一種香港常見的空氣污染物,有機會引發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
    • 所有不適切居所居民應獲保障
      長遠來說,除劏房住戶,其他居於不適切居所居民,包括板間房、天台屋、寮屋、工廈、籠屋等,亦應設在保障範圍內,保障基層人士享有適足住房權,能夠安全、和平和尊嚴地居於住處;
    • 修訂《空氣污染管制條例》
      制訂加強管理室內空氣污染管制策略,長遠考慮透過修訂《空氣污染管制條例》,訂明管理室內空氣污染的不同角色及其權利,制訂適用及可豁免範圍等。

註釋
[1] 香港紅十字會。極端天氣困擾不適切房屋住戶 香港紅十字會開展項目助改善家居。刊於《明周文化》。
[2] Lai KM, Lee KM, Yu W. (2016) Air and hygiene quality in crowded housing environments – a case study of subdivided units in Hong Kong. Sage Journals.
[3] 天文台。2023年天氣概況
[4] 酷熱天氣指當日最高氣溫達33.0度或以上。
[5] 熱夜指當日最低氣溫在28.0度或以上。
[6] 極端酷熱天氣指當日最高氣溫達35.0度或以上。
[7]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聯校研究推算香港於2040-2049年 熱夜增五成 極端降雨增逾四成
[8] 工聯會。工聯會立法會議員與政府「解決劏房問題」小組會面交流
[9] 社聯。低收入劏房住戶的身心健康狀況及基層醫療服務需要調查
[10] 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組 IN05/2024 資料摘要:南韓和新西蘭的最低住屋標準。
[11] 經濟、社會及文化委員會附件三 第4號一般性意見(1991) E/1992/23 中文版第1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