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港大研究指長期暴露於PM2.5可增糖尿病風險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與香港大學建築學院等機構於上月出版的研究結果顯示,微細懸浮粒子(或稱 PM2.5,指直徑為 2.5 微米或更小的粒子,即比頭髮小 20 倍的空氣污染物)與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病率之間有明顯關聯,對比學齡期及青春期人士,長期暴露於 PM2.5 下導致成年期人士罹患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的機率升幅最高,風險升近三成。
糖尿病成因與體內胰島素反應有關。胰島素屬一種由胰臟分泌的荷爾蒙,有助促進血糖轉移到身體細胞,以控制血糖水平。當患者身體對胰島素產生抗性,身體細胞無法正常處理血糖,導致血糖水平上升,久而導致糖尿病;而糖尿病前期的特徵則為血糖值升高,但未達到糖尿病標準。國際糖尿病聯盟預計到 2045 年,糖尿病前期患者數字將倍增至 7.3 億。系統性評估亦顯示,高達一半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在診斷後五年內會進展為糖尿病。
研究顯示,長期吸入 PM2.5 會增加體內氧化壓力並誘發炎症,增加胰島素抗性,使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上升,以目前醫院管理局數據指本港的糖尿病患者佔總人口約一成來看,因空氣污染而上升的患病人數,將增加社會的醫療及經濟負擔。 環境保護署去年在一般及路邊空氣監測站錄得的年均 PM2.5 濃度,分別比《世界衛生組織的全球空氣質量指南》的年均水平 5 µg/m³ 超出 340% 和 260%,超標情況嚴重。CAN 致力倡議改善本地空氣質素,今年我們在全港兩區共 19 個地點安裝了室內空氣質素監測器,並發現其中 6 個地點的 PM2.5 水平,有逾六成時間錄得超過世衛的 24 小時安全標準 15 µg/m³ [1]。空氣污染及公共衞生情況值得關注。
研究的高級共同通訊作者、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黃至生教授表示,該研究強調減少 PM2.5 暴露對降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風險的重要性。研究結果反映社會有迫切需要制訂空氣污染管制策略,以助減輕因日益增加的糖尿病相關健康問題所帶來的負擔,改善公共衞生。
[1] CAN 以每分鐘收集數據,而世界衛生組織則以 15 µg/m³ 作為其 24 小時平均標準。
資料來源
Yi, Y., Guo, C., Zheng, Y., Chen, S., Lin, C., Lau, A., Wong, M., & Bishai, D. (2024). Life Course Associations between Ambient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and the Prevalence of Prediabetes and Diabetes: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in Taiwan and Hong Kong. Diabetes Care. https://doi.org/10.2337/dc24-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