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令撤銷 室內空氣質素無監管 市民除罩健康受脅

政府宣佈3月1日起全面取消口罩令,市民在室內外及公共交通工具都不用再戴口罩。健康空氣行動認為,雖然疫情步入終結,但本港對於室內空氣質素並無監管,市民脫下口罩,等如卸下防護,將面對其他嚴重健康風險,政府必須盡快推出措拖,改善不同處所,特別是學校的室內空氣質素。

  1. 「後疫情」公共健康需求增:長新冠、兒童免疫力弱

本港確診人數數以百萬計,世界衛生組織指約一至兩成患者有「長新冠」,病癒後健康續受影響,包括肺功能下降、頭痛、認知出現障礙等。長新冠可隨時間改善,但如所處空間的空氣質素欠佳,將拖慢康復進度。

此外,兒童長期戴口罩,呼吸及免疫系統發展受影響,沒有口罩防護,暴露於室內空氣污染,將十分危險。

常見的室內空氣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懸浮粒子、甲醛、臭氧、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氡氣、霉菌等,接觸它們可引致頭痛、喉嚨痛、刺激眼睛及鼻子、頭昏、疲倦及哮喘,長遠增加患上呼吸系統疾病、心臟病及癌症的風險,亦影響兒童認知發展。

現時政府推行的室內空氣質素指引,僅屬自願性質,本會認為應加強監管,保障「後疫情」的市民健康。

  1. 改善空氣質素 助防疫情再臨

維持良好通風是改善室內空氣質素的關鍵,亦有助防止疾病傳播。本會計劃「校園新氣象」於八間本地小學安裝儀器,持續量度空氣質素,發現通風較佳的課室,室內空氣質素亦比較好。由此可見,政府應該規管室內空氣質素,降低污染,同時防範下一波疫情再臨。

  1. 空氣消毒劑可致室內PM2.5飆升

疫情下不同處所經常使用消毒劑淨化空氣。惟「校園新氣象」計劃發現,一間學校使用二氧化氯(ClO2)噴霧消毒課室,期間該課室的PM2.5濃度飆升(見下圖);我們隨後建議學校暫停使用該消毒劑兩天,PM2.5濃度水平便回復平穩。

此類消毒程序常見於不同場所,料將於疫情後持續,惟它們或對室內空氣質素帶來負面影響,市民脫下口罩後防護減低,更須多加留意。

圖:參與「校園新氣象」的一間小學,其中一間課室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劑時,PM2.5濃度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