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空氣質素

我們大部份時間都是在室內渡過日常生活的:在家、學校、辦公室、在交通工具上等等。室內空氣質素(indoor air quality, IAQ)不單影響我們的健康狀況,也在影響員工的生產力及學生的學習表現。

全球性的疫情爆發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模式。與此同時,亦可能未及意識到雖身處室內,卻仍會因為多種空氣污染物而面對極高的公共衛生風險。

常見的室內空氣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微細懸浮粒子(PM2.5)、甲醛、臭氧、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氡氣、霉菌等,它們的來源包括空氣不流通的室內環境、清潔欠佳、裝修工程、建築材料、家具、影印機、清潔劑、殺蟲劑、煮食等。

接觸這些污染物會使人感到頭痛、喉嚨痛、呼吸困難、皮膚過敏、眼鼻不適、昏眩、及疲勞等,亦可引發哮喘,長遠可導致呼吸系統疾病、心臟病及癌症。

現時香港有好些涉及室內空氣質素的條例及指引,例如建築物(通風系統)規例。至於環保署的辦公室及公眾場所室內空氣質素檢定計劃中,所列的室內空氣質素指標則是於2003年初次制定,於2019年修訂至現行版本。

只是香港大部份的辦公室大樓,仍因為缺乏適當知識或資源所限,未有處理因室內空氣污染導致的風險。類似的情況亦於本港的學校和長者中心設施中出現,令到眾多的弱勢群體置身於高度的潛在公共衛生風險裡。

室內空氣質素

室內空氣質素關係身心健康,特別容易受到影響。兒童的呼吸較成人快,因而吸入更多污染物,而他們的身體發育未成熟,分解污染物的能力較弱,生理、心理、認知能力發展均會受損,若因污染而發展出慢性疾病,餘生亦會受害。

事實上,空氣污染不單是公共衛生議題,也是兒童權利議題。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24條列明,兒童有權享有最高標準的健康。維持良好的空氣質素,就是確保兒童健康得到最大保障。

在學兒童每日有大量時間處於校園,尤其是課室等室內設施。良好的校園室內空氣質素,對學生及教職員有以下好處:

  1. 減少患病機會,如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
  2. 減少出現不適,如頭痛、鼻敏感、哮喘、喉嚨不適、咳嗽、鼻塞、濕疹等。
  3. 減低缺席率,因病缺課的情況減少。
  4. 維持精神健康,減少抑鬱、焦慮等情緒問題。
  5. 提高專注力及學習能力,研究指降低20%空氣污染水平,可提高兒童記憶發展6.1%。

CAN的「校園新氣象」計劃,於八間本地小學監測課室的空氣質素,初步發現課室有

約一成半時間的PM2.5濃度,超出世衛安全標準。PM2.5屬一級致癌物,可入侵人體器官及血管,吸入後可引致過敏、心臟病、中風、肺癌、呼吸系統感染、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對兒童發展影響深遠。

計劃亦發現,在上課期間,課室的二氧化碳(CO2)濃度持續高於800ppm,達影響健康的水平。CO2濃度與室內環境的通風有關,如果課室通風欠佳,當室內人數愈多,CO2濃度便會上升,而高濃度的CO2會使人瞌睡、頭痛、頭暈及噁心,影響學生的專注力及學習表現。

現時香港並無法例規管學校的空氣質素環保署於2022年12月推出 《學校室內空氣質素管理指引》,但指引僅屬自願性質,無提供額外財政及專業支援,沒有訂定清晰空氣質素標準,教育及宣傳亦不足夠。

環顧國際,南韓是首個就室內空氣質素立法的國家,規管不同場所,當中包括學校。南韓於2019年修訂「校園衛生法」,規定所有中等及以下學校,每間課室均須安裝空氣淨化設備,及實時監測PM2.5濃度的設備。法例又規定學校的空氣質素標準只能收緊,不能放鬆;而在眾多場所中,學校所採用標準最為最嚴格。

在國際上,韓國是第一個對包括學校在內的各種場所的室內空氣品質進行法律監管的國家。 2019年,《學校健康法》修訂,要求所有學校在每個教室安裝空氣淨化設備和即時PM2.5感測器。法律也規定,學校空氣品質標準只能收緊,不能放鬆。學校也擁有所有受監管場所中最嚴格的標準。

我們希望讓香港所有課室享有良好空氣質素。

CAN相信,校園應有最佳的空氣質素,以保障下一代福祉,守護我們的未來。我們正透過收集數據及進行研究,與持分者溝通,深入了解議題,最終目標是推動以下政策改變:

  • 加強監管校園空氣質素
  • 為學校訂立室內空氣指標
  • 為學校提供財政資源、專業支援及清晰指引
  • 加強公眾教育